除北京外,絕大多數(shù)城市并無實施時間表——
20%個稅政策為何“懸空”
葉鋒
“國五條”地方細則今年3月出臺以來,除北京市以外,有關二手房交易個稅按個人所得的20%征收政策,在許多地方并沒有明確實施時間,因而一直處于“懸空”狀態(tài)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一方面不能放松現(xiàn)行的政策導向;另一方面,不解決股市等資本市場長期不景氣的問題,不解決地方政府長期依賴土地財政的問題,恐怕難以厘清資本追逐利潤所帶來的樓市異化問題。
增稅“言之鑿鑿”
地方“聽之藐藐”
從3月底至今,北京、廣州、深圳等35個城市發(fā)布了各自的“國五條”實施細則。針對20%個稅政策,除北京明確規(guī)定自4月1日起實施外,絕大多數(shù)城市重申了國務院文件的要求,并未說明何時開始實施;合肥、南京、鄭州等地則干脆連提也沒有提及。
如今,有關增加個稅的政策可謂是“草色遙看近卻無”:人人謂之有,實則未嘗有。
“我們辦理的二手房交易,沒有征收過20%的個稅,個稅還是按照房屋總價的1%或2%征收。”有熱點城市二手房中介負責人告訴記者。一城市房地產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,此政策何時實施,“目前沒有時間表”。
據(jù)了解,一些城市房屋登記系統(tǒng)時間不長,存在不少“大齡房源”,核價難度很大;由于存在“陰陽合同”,公平核價并不容易。此外,住房購買、裝修和使用過程中,涉及多項支出,若要準確界定“轉讓所得”,也有難度。
據(jù)分析,一些地方對個稅政策帶來的沖擊力準備不足。今年3月,有的地方出現(xiàn)“離婚潮”,爭議矛頭直指增加個稅政策。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,這些年房價早已翻番,增加個稅政策一旦實施,殺傷力很大,對其影響要有充分的估計。